期盼能從海祭獲得怎樣的成功?

2014年海洋音樂祭盛況 (截自網路)

「你是玩樂團的喔!」「那你有在海祭表演過嗎?」,小鞭有許多玩團的朋友都有遇過類似這樣的對話,幾乎周遭的樂團朋友也曾在海洋音樂祭演出過,在海祭演出根本就是樂團生崖規劃的一個里程碑,不達到不行!自海洋音樂祭誕生到現在,十七年了!已經成為台灣樂團史上最長壽的音樂祭,只要組了創作樂團,一定都會想要報名參加這個音樂盛會,更對海洋大賞有著滿滿的期待,要是很幸運的被海祭蓋上一個優勝的保證標章,是身為樂團人多麼幸福的事啊!雖然不容易,但無論成功與否,一路走來必定是樂團生活記憶裡最難忘的人生回憶,可以「想當年啊...想當年的海祭...」對親友及後代子孫說上幾百次。


搖滾出根深柢固的傳統精神


「Ho-hai-yan」(吼海洋) 是海洋音樂祭的英譯名,也是海洋音樂祭創始的傳統及由來,口音來自台灣原住民「阿美族」的母語,象徵我們台灣在地的傳承精神,也代表著台灣在全世界音樂祭的重要指標。海洋音樂祭自2000年開始,每年的暑假都會在新北市貢寮區的福隆海水浴場,舉辦以樂團表演為主的音樂盛會,除了同台競技下精選出全台灣當年最優秀的十組演出團體外,也會邀請國外知名演出團體登台演出促進國際交流,除了大型的主舞台外,另一個「熱浪舞台」更提供給許多台灣樂團為音樂為生活發聲的機會,讓參加海洋音樂祭朝聖的樂迷可以聽見更多不同的聲音,感受不同的樂團故事,搖滾出精彩的生活記憶。


翻轉命運必須要有「死命巴著舞台不放」的堅持


只要玩樂團超過十年,就會有兩種人兩種心情,一種是「玩團再辛苦也要賺錢拚下去!」(勇感堅強派),另一種是「蛤!我們團已經十年囉!」(歲月無感派),一個很辛苦,一個了無遺憾,不同心情卻有著相同的目標,就是「死命巴著舞台不放」!只要舞台還在的一天,就會有他們在舞台上唱給歌迷聽,要的不只是一個認同感,更需要的是滿滿人潮的舞台,揮灑自己如雨的汗水為音樂故事中的人事物發聲,滿足更多樂迷感動與亢奮的情緒,這也是樂團人努力堅持的原因,演完後感動滿足的當下,怎麼捨得離開舞台?


2010年八十八顆芭樂籽在海祭的演出(截自網路)



回顧15年前第二屆的海祭,也是海洋大賞開辦的第一屆,當時海洋大賞得主 八十八顆芭樂籽,現在也是秉持著這個精神繼續在音樂路上昂首闊步20年,今年6月1日更發行了第五張專輯《龐克佛洛伊德》,他們所引領話題潮流的新思維更受到樂界的關注,讓音樂不只是音樂,更是一篇啟發人心的心靈故事。同年的評審團大獎得主 陳綺貞,當時沒能得到海洋大賞,但也是因為受到肯定,更努力在音樂創作路上朝著目標前進,帶起一波波更貼近生活音樂的新潮流,場場爆滿的演唱會是樂迷對音樂的認同,更是受到創作內容感召而來,也是小鞭周遭的樂手朋友心目中的女神!


2014年陳綺貞在海洋音樂祭的演出 (截自網路)


到了2002年第三屆海洋音樂祭的海洋大賞得主Tizzy Bac,也是走過很不容易的17個年頭,雖然前陣子有主唱單飛解散疑雲之說鬧得沸沸騰騰,同時也造成許多樂迷憂心緊張的氛圍,擔心再也聽不到Tizzy Bac的新歌,但也許他們在醞釀發下一張專輯的時候,更容易引爆台灣樂團圈的關注,專輯也一定會造成樂迷搶購。另外同年的評審大獎 旺福,也是成軍18年的長青樂團,當時得獎後的2年更以一首俏皮歌曲〈迷你裙〉紅遍大街小巷,一直傳唱到現在。在之後的得獎者 蘇打綠MATZKA盧廣仲...等都陸續因為堅持而翻轉了自己的命運,其他也得獎過的樂團像 胖虎神棍小護士...等,仍然在為自己的創作與經營努力,開闢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。說到這裡,小鞭一定要在此向所有「死命巴著舞台不放」的台灣樂團致上崇高的敬意,那種勇敢又堅強,不受歲月壓力摧殘的樂團人精神,是許多新興樂團值得學習的海洋真義!


熱浪舞台更能感受近距離的熱情




海洋音樂祭隱藏的另類精神

成功真正的定義不完全在於別人給自己的評價,反而是現場樂迷給自己的回饋及反應是最直接與真誠的。小鞭認為參加海祭最大的收穫,其實不是拿到海洋大賞,而是在舞台上全力釋放自己的表演能量,在表演完後能為自己的心情畫上一幅知足的笑臉,滿足自己演出的驕傲,從台下的掌聲與致敬的搖滾手勢獲得感動。翻轉命運的過程可長可短,但在不可預知的未來,誰敢說只有失敗?海祭的另類精神不是沙灘、啤酒、陽光、比基尼,而是十年後會讓你說這句話「這團我從小聽到大!」,這句話對台灣樂團來說就是最大的成功!







延伸閱讀 → 海祭金屬魂


 




文 / 藍迪小鞭 (曾在熱浪舞台演出過三次,也是死命巴著舞台不放的樂團吉他手!)
整理 / 馬雅音樂編輯部








留言